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理论前沿 > 理论前沿 >

理论前沿

理论前沿

赵光辉:中国经济时报:智库悦读丨资本的辩证性质与生态文明建设

作者:时间:2023年09月07日 16:18阅读:

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资源环境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根本对策。当生态危机成为“时代的迫切问题”,当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中国全面展开时,人们在造成严重生态危机的根源中力图找到解决生态危机的现实路径。

在分析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中,大部分学者都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因于资本逻辑。因为资本无限增殖的特性,注定把人变成资本增殖的工具,把一切自然资源变成资本增殖的原料。资本为了实现价值增殖,要求人对生态环境进行最大限度改造,对一切自然资源进行最大限度利用,当资本增殖突破了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必然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

虽然这种归因是对的,但在理论上是不完整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

从理论逻辑来说,虽然资本增殖的特点决定了资本具有反生态性,但是资本同时也具有自身的文明作用。首先资本打开了无限丰富的使用价值领域,虽然资本的初衷是为了自身的增殖,但是增殖过程中创造了大量商品,这些商品却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资本开创了世界历史,开创了现代社会,开辟了人类的现代化。虽然资本是为了增殖突破了他的故乡欧洲,但是其结束了民族孤立发展的历史,打破了文明的地域界限。虽然资本造成了农村从属于城市、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但这同时也是整个人类走进现代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总之,资本不仅具有反生态的特点,资本还有推动生产力发展、人类文明进步的积极作用。因此,虽然我们把生态危机的根源归结于资本逻辑,但不能因为资本的反生态性而全盘否定资本。

从实践逻辑来看,如果我们在理论上全盘否定了资本,那么就面对着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和冲突。毕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民营公司、非公有制经济,同时国有公司也取得了国有资本的经营形式,也就是说国有资本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在这样的现实中,如果在理论上全盘否定资本,就会造成市场运行主体的不稳定,尤其是造成对民营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生存环境的冲击。这就是国家为什么反复强调“两个毫不动摇”、近期又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的原因,这也就意味着对资本进行完全地生态否定在实践中也是有害的。

那么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和矛盾呢?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虽然资本天生具有反生态性,但是我们还是要利用资本来发展生产,如果没有发展,也就不可能建构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今天我们之所以要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利用资本的文明作用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虽然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但是在当下的历史阶段,我们还没有办法超越资本,我们还需要借助于资本的文明作用来发展生产,来构建超越资本的物质基础。超越资本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这也就意味着超越资本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回到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主题上来,在发展过程中,虽然资本可能造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资本同时又为“生态治理创造着物质前提和基础”。

另一方面,我们在发展中又要重视资本自身所具有的反生态性。我们在利用资本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又必须准确把握资本的特性,厘清资本的行为规律,发挥其积极作用,规避其负面作用。回到生态文明建设这个主题上来,就是要在发挥资本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为资本设置生态红绿灯,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逐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在环境治理和环境修复中积极发挥资本的力量。虽然资本关心生态环境的出发点可能依然是为了自身的扩展和增殖,但是我们依然不能因为资本逻辑内在的生态负效应而完全否定现阶段利用资本改善生态环境的现实可能性。

徐春教授在《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一书中辩证地分析了资本的双重逻辑——无限增殖和创造文明,科学地破解了资本与生态对立的逻辑困境,有效地回应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悖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已经成功证明,一方面我们成功地利用资本文明作用推动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成功建成了小康社会;另外一方面,我们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作者:赵光辉,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温州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相关链接:丑迟迟辫蝉://尘辫.飞别颈虫颈苍.辩辩.肠辞尘/蝉/谤叠5冲窜办贬迟叠奥丑谤厂尝9蚕辫蚕肠狈虫飞


友情链接

校内链接

重点马院

政府机构链接

常用资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