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马院 >

首页

媒体马院

温度新闻: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叁重逻辑

作者:时间:2024年11月18日 08:35阅读:

如何构建课程思政协同发展体系,做到育人、育才的有机融合,是当前实现课程思政价值旨归的基本方向和重难点。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各自为政,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互割裂。习近平总书记曾针对高校思政工作指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协同育人作为一种教育领域的创新思维,不仅能有效克服育人中的突出问题,同时也为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理论价值,将思政工作推向新的高度。深入理解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价值逻辑,对于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论逻辑

课程思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理论结合实际、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涵。在传统教育体系中,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明显的分歧,“两张皮”现象是由此引发的育人问题的突出表征。课程思政革新了传统教育理念,将课程所隐含的思政元素自然生动地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开辟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新路径,实现了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互相渗透,能够真正唤醒各门课程的育人基因,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符合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要义。因此,开展课程思政的相关探索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时代的生动表达。

课程思政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思政教育理论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建设追求的根本目标,而注重德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处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建设中的突出地位。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对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推动教育理论的日臻完善与开拓创新,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理论,为育人问题提供了基本指南。课程思政是我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代的一条新路径,与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结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现实选择。

课程思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于教育的会议上多次发表重要讲话,根据历史条件和时代要求对我国的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和论断,为建设教育强国、推进教育现代化指明了科学的行动指南和现实路径。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关注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次强调课程思政的关键作用,将其作为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抓手。以思政课为中心,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的育人方式,能够有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这充分揭示了课程思政的可行性和必需性。

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逻辑

全面深化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与协同性在教育上实践呈现。注重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保证,只有注重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与齐步并进,才能凝聚合力,确保工作的纵深推进,取得预期成效。将这一经验融入教育的育人实践中,即发挥协同效应,构建多主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是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稳步推进的长效机制。开展课程思政,既需要育人系统内各构成要素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又需要系统内各主体之间的合力作用,只有打出组合拳,才能形成合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果。

三全育人是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新时代、新环境、新趋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再通过单一的部门或组织开展,而三全育人要求各育人主体、育人的整个过程以及多育人途径的携手并进、同向同行,体现了对育人全面性、贯穿性和完备性的具体要求,能够将各方面的育人资源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同心圆”的作用,将育人效果最大化。合则强,孤则弱。以三全育人为指导理念开展课程思政实践,能为思政育人开拓新渠道,有助于系统化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大思政”格局是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践保障。要真正发挥好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特殊功能,就要善用“大思政课”。要促进思政内容入脑入心、实现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融合,就要充分利用实践课程这一连接“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重要纽带。在“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下,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机会投身于实践,更能对主流思想产生深刻认同,思政教学也更有深度。思政课堂拓展到社会的大环境之中,使思政知识更具“生活味”,同时能够增添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而校外资源和平台的利用,则弥补了传统学校教育的短板,更能实现课程思政的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良性有序地发展。

叁、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价值逻辑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需要。立德树人秉持着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贯穿教学全过程,负有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叁维功能,重在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各类课程在授课内容、培养方式上是各有所长的,但在价值引领上,指向的都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方向。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在教育观念、师资素养以及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着多重困境,课程价值引领功能的忽视、教师育德能力的欠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亟待建立,都制约着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实施效果。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提出,则回应了众多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表现,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要义。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实现科学育人的现实需要。科学育人既主张知识内容、方式方法的科学化和创新发展,更主张教育工作者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实现教书和育人的和谐统一。教育不是工业生产线,学生也不是可以被复制的工业品,教育好比种花,要将学生作为教书育人的核心,因材施教,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规律,转变观念,课堂需要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科学育人的核心观点,也是协同育人的根本要义,通过各育人主体和育人要素的协同配合,能够将育人工作贯穿到教育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让学生获取最新鲜优质的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享受到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是培养时代新人的根本需要。从新的时代角度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我国如期完成民族复兴大业具有长远意义。培养时代新人是在新的历史定位下的人才培养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任务,而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则是在全面贯彻我党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为推动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堪当时代重任的新人才的战略举措。构建全过程、全员协同的课程思政协同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育人的各个环节中,指引学生将自己的个人梦、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方能营造人人争做时代新人的社会氛围。

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是课程思政探索道路中的创新手段,也为我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切实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重要启迪。目前,多数教育工作者已意识到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性,已初步形成了“大思政”格局,但综合考量制度、绩效等方面,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开展得仍然不尽如人意。因此,对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依然是一个重要命题,需要各育人主体充分发挥各自特长与优势,合力画出课程思政的“最大同心圆”。

作者:王晴

作者单位: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久中文

本文系2023年国家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大思政课”背景下思政课程引领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2310351006)的部分研究成果。

网页地址:丑迟迟辫蝉://飞诲补辫辫.飞锄谤产.肠辞尘.肠苍/飞别苍诲耻贬52/飞别苍锄丑辞耻丑补辞顿别迟补颈濒?补辫辫滨诲=38&补尘辫;尘别迟补顿补迟补滨诲=100019731&补尘辫;蝉颈迟别滨诲=厂冲奥顿齿奥&补尘辫;迟别苍补苍迟滨诲=罢冲骋翱痴

友情链接

校内链接

重点马院

政府机构链接

常用资源链接